中国绿色时报11月29日报道(作者陈胜伟)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的联合国第十九次气候变化大会上,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和该校非洲农林研究院院长楼一平应邀出席并作报告。周国模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助推林业碳汇发展和缓解气候变化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会议期间,周国模和楼一平参加了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会议中心举行的林业碳汇的产权及标准化研讨会,就竹子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中国南方集体林区农户森林碳汇供给与产权保护等研究和实践工作作了主旨发言。
这是华沙气候大会中国角的首场边会,来自中国、荷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喀麦隆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周国模提出,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小规模林业经营者的产生,农户成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提高农户经营森林的积极性,将对未来增加森林碳汇提供正面激励;林权改革使单位经营规模显著减小,林业经营者分散,导致林业管理成本提高,加大了林业政策的实施难度,给未来碳汇供给和交易带来更大困难。
周国模还围绕农户的森林碳汇供给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碳汇产权如何界定与保护、政府如何促进农户参与碳汇供给和交易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农户森林碳汇供给与产权保护问题,周国模提出通过尝试限定额度的方式,吸引国际碳汇购买者进入中国市场,以弥补国内需求不足;提高企业或公众购买碳汇的意识,创造市场;建议政府对企业实施合理的碳税政策,给企业增加压力,推行碳汇抵扣减排指标,使更多潜在买者进入市场;强化政策研究,实施引导性政策机制,以拉动志愿市场等建议。他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可以预期,林业碳汇的未来必定大有可为。楼一平在演讲中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参与研制的中国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在国内的应用推广情况,以及该方法学在此次大会期间的推介情况和在非洲各地试点推广的情况。
楼一平还与国际标准组织环境委员会秘书长若泽路易斯围绕下一步如何将中国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研制为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的国际标准进行了热烈探讨。
本文关键词:南宫app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南宫app官网(中国)有限公司-www.zhyocean.cn